除了動畫以外,我不常看劇情片,總覺得同樣是花兩個小時的時間,享受喜劇片帶來的歡笑,或是感受動作片讓腎上腺素飆升的刺激,都是比較好的投資。之所以會找這一部「送行者 禮儀師的樂章」來看,主要是因為前陣子祖母和另一位一直很照顧我的長輩相繼過世,讓我頗有感觸,因此才在凱莉建議下,挑了這部影片來看。

  故事的場景在日本,原是大提琴手的男主角,失業回到家鄉後,意外投入殯葬業,為往生者化妝、更衣、入殮,協助他們走上人生最後一段旅途。這並不是一份值得誇耀的工作,不過,隨著一次次的儀式進行,主角似乎能夠在過程裏將家屬與死者的情感再一次連結,讓他對這份工作從原本的排斥、接受、到取得妻子的認同,最後在為自己父親納棺的過程裏,讓他放下對父親長久以來的不諒解,讓一直存在心裏的情感矛盾得到解脫。影片對親情的表達隱約婉轉,不形於文字對白,借由一條領巾、一個充滿讚許的眼神、或一個緊握在手中的小石頭,就能將微妙的情感傳達得絲絲入扣,配上恰到好處的配樂,更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後來發現,配樂是久石讓大師,難怪這麼讚)。片中進行的納棺儀式,優雅而細膩,彷彿是在進行一場藝術表演,可以把喪事做得像是茶道、花道這樣的文藝活動,全世界大概只有日本人有辦法吧。

  一直覺得喪禮除了超渡死者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家屬們整理對死者的情感,追思死者。「送行者」片中讓我深深感動的一幕是某一家的男主人過世了,女兒們以及妻子塗上口紅,笑著鬧著在他的臉上一一獻吻,再含著淚,對著棺木裏滿臉口紅印的他說聲:「謝謝你」。如果有靈魂的話,不管生前有多辛苦,家裏的負擔有多重,那位男主人在最後一刻一定感到無比的幸福,還可以想像他在前往另一個世界的路上,滿是唇印的臉上是掛著怎樣滿足的笑容。還有一幕是一位性別倒錯,最後因此而自殺的男子,家屬們在喪禮上終於接受他雖有男性外表,但卻有女性內在的事實,讓他在最後一刻化上女妝,而他的父親也接納了他,表達不管他變成如何,終究是他的孩子。能夠在最後一刻和家人放下過去種種衝突與不快,並讓他們接納真正的自己,死者想必能帶著滿滿的自信,安心走向另一個世界。這幾個場景都顯示了喪禮很重要的目的是讓活著的家屬聚在一起追思親人,並再一次表達表達對死去親人的感情。回想過去參加過的台灣式的喪禮,多注重於繁複冗長得超渡儀式,甚少給家屬一個追思的場合和機會,實在是相當可惜。

  看完「送行者」,感覺就像喝一杯不放糖的咖啡,有些苦、有些酸,漂浮於上的奶泡是北國的皚皚的雪景,優美的大提琴聲成了瀰漫的芳香,品嚐一口,餘韻裊裊,久久不能散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rryTheM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