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學期尉尉上體育課時和某位同學發生摩擦,他搶了尉尉的運動器材,尉尉則用髒話回敬,老師把這件事寫在聯絡簿上加以警告。尉尉動口不動手,還算有君子風度,可惜罵髒話這點不夠高明,因此被我們小小教訓了一頓。

  在了解整件事情的經過時,我發現和尉尉衝突的同學是個疑似患有「亞斯伯格症」或是「高程度自閉症」 的小朋友,腦袋非常聰明,學校功課很好,但卻不聽師長使喚,和同學間的互動也有問題,常常惹麻煩,還因為屢次在校車上和同學起衝突,被列為校車的拒絕往來戶。這個小朋友讓老師傷透腦筋,擔任學校說故事媽媽義工的凱莉也吃過他的苦頭,搞得凱莉有陣子一想到要去講故事就有心理障礙,後來還去上許多親子教育的課程,提升自己應付各種小朋友狀況的功力。

  再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尉尉的學校裡,這種學生不是只有他們班上有,其他的班級也多少有一兩個,嚴重的甚至影響教學。也聽說某些私立學校會設置入學考試,內容是要求受試學生執行某些簡單的命令,例如上樓梯拿東西、在某個地方等待一小段時間...等等,藉此排除掉可能有過動或自閉傾向的學生,以維持教學品質。

  回想自己成長過程,「過動兒」、「自閉症」這類的同學少之又少,只有聽說,從沒遇過,「亞斯伯格症」這種名詞甚至聽都沒聽說,怎麼現在多到這種程度?到底是甚麼地方出了問題?是先天的因素還是後天的原因?如果是後天的,會不會對尉尉和晴晴有影響?

  為了找出答案,我讀了這本「浮萍男孩」。這本書研究的主題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美國男孩變得沒有企圖心,缺乏動機?」,不但有討論過動兒和亞斯伯格症的篇章,還提到許多現代人教育男孩要注意的事情。「浮萍」比喻一個人生活缺乏動機,生命沒有目標,像浮萍一樣漂泊沒有方向,這種男生的某些特質我覺得很像日本人口中的「草食男」,不積極、不主動。也許浮萍男孩長大就變成草食男吧!

  由此看來,這類的問題不是美國獨有,全球都看得到。

  書中提出五點造成男孩「浮萍化」的原因:

  1. 學校教育方式改變。現在的教育用純知識取代手動操作,而且課程內容提早,要求本來就坐不住的學齡前男孩乖乖坐在教室讀書寫字,導致男孩討厭學校,喪失學習動機。
  2. 電玩的盛行。電玩與線上遊戲,輕易地滿足了人們對「成就感」的需求,可以當救世主,誰有興趣去當小職員?
  3. 過動症的不當診斷與用藥。由於專業醫師的缺乏,加上醫生、教師、家長心理因素作祟,導致小孩被錯誤診斷為過動或自閉,其治療藥物會導致腦部生理上的變化,導致處理動機與趨力的部位受損,因此會越來越沒有做事的動機。
  4. 環境賀爾蒙。塑膠、寶特瓶等物品所產生的化學物質,作用類似雌激素,會影響內分泌系統,讓男生變得「不像男生」。
  5. 文化對性別形象認知的改變。男孩轉變為男人的過程需要模仿與引導,但是主流文化對男性形象的定義,已變得和過去不同,現在大家喜歡的是「花美男」,「約翰偉恩」是哪位?

  這些原因從教育、娛樂、醫療、環境、文化五個方面影響了男孩,第1、5點影響心理,2、3、4甚至影響生理,現在要教出一個正常男人還真是困難重重!

  我對其中的第一點和第二點頗有感觸。拿教育這點來說,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複雜,人們要學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花在學校的時間當然越來越久。祖父那一代,有上初中就很了不起;父親那一代,能上大學就算很爭氣;到了我這一代,很多工作都要求研究所學歷;那我們的下一代呢?雖然不知道尉尉他們是不是以後都要唸博士,但是很明顯的小學現在學的東西已經比我念小學的時候多得多,除了國語、數學、生活,還多了地方語言、英語、電腦...,學習的科目一直增加,但是有個東西從有人類以來就沒有變過:一天只有24小時。結果是學習的時間不斷延長,不只往後延伸,還往前提早。幼稚園就要學ㄅㄆㄇ、ABC,可憐孩子們還在應該跑跑跳跳的階段,就被要求乖乖坐好四十分鐘,要是坐不住就被學校懷疑是不是有過動傾向,通知家長注意一下。現在有這麼多被貼上「過動兒」標籤的孩子,只怕有一大部分不是小孩有問題,而是認定標準有問題,卻因此毀了一個孩子的前途。

  尉尉小時候非常好動,完全靜不下來,和我跟凱莉小時候完全不一樣,當時我們聽了一些人的話,很擔心他是不是有過動傾向,現在看來是多慮了。他現在跟其他同學一樣,可以專心做功課一個小時,也可以安安靜靜坐著看書看到忘我。我現在知道他那時那麼好動的原因是:小男生在那個年紀本來就是這樣!只是現在的教育太早要孩子安靜下來,讓孩子、家長、老師都很痛苦,要是早些有這種體認,我們就不會白白操那麼多心了。雖然尉尉現在成績不算好,不過因為他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孩子,也許再長大些就會變得不一樣了。說不定尉尉他們班那位同學只是還不到轉型的年紀,未來可能是愛迪生之流的人物呢,希望老師和他的家長要謹慎處理。

  打電動這件事我有親身體驗。

  我曾經非常喜歡打電動,包括線上遊戲。沉迷的時候,甚至可以犧牲睡眠來玩,連續打四五個小時是稀鬆平常,玩的時候固然是全心投入到電腦外面發生了啥事都不知道,甚至不玩的時候也在不停計畫何時要開機上線,上線後要做哪些事,除了打電動以外的事都心不在焉,完全變成一個連我自己都很討厭的人。所幸因為自制力還算夠,總能夠在必要的時刻收手(像是聯考的時候),所以沒有出大亂子。因為有這種經歷,我可以體會書中說的打電動「就跟吸毒一樣」的那種感覺:明知道這樣不對,但就是停不下來。比較令我驚訝的是書中提到的,7-14歲沉迷打電動會影響腦部的發展,弱化掌管動機與驅力的部位,讓人對現實世界的事情不再有動力。幸好我沉迷電玩的時候已經超過十四歲了!或者說幸好我超過十四歲以後PC才開始普及,所以腦袋才沒受到影響。我們家本來就不讓孩子打電動,看完這本書之後更會嚴格限制。

  為了讓兒子未來成為頂天立地的大樹,而不是飄盪無方的浮萍,我們家除了把水壺都換成不銹鋼瓶、不打電動、也會更常往外跑,讓他透過親身經歷來學習、還要加入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團,讓他除了爸爸以外,還有機會觀察與模仿其他男人的榜樣。

  有個朋友生了三個小男孩,這本書對他的幫助應該會比對我的幫助更大,所以我送了一本給他。本來希望凱莉也看看這本書,不過為了節省時間,還是由我來寫讀書報告節錄重點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rryTheM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