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7A2876.jpg

油羅溪溯溪,是尉尉第三次參加龍山的探索課程,古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爬了兩趟合歡山,又下了一趟油羅溪的尉尉,有沒有變得比較「仁」,比較「智」呢?

聽聽他參加完的感言:「超好玩,可是我覺得我太輕了,好多地方都要靠老師和隊長又推又拉才上得去」。短短兩三句話,真看不出來有甚麼「智」或「仁」的成分。

還好這一趟我擔任活動的攝影師,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尉尉還有參加活動的孩子們,到底有沒有從這趟活動中得到甚麼。

 

比較溯溪和登山,登山有個明確的目標:「山頂」。登上山頂,往下俯瞰腳下群山,360度的視野讓登山者可以感受到自己完成旅程的感動與成就感。

可是溯溪不同,不管在溯溪旅程的起點或是終點,看到的景觀都類似,亂石、激流、瀑布、深潭,好不容易走到了溯溪的終點,往上游一看,還有更多的亂石、激流、瀑布、深潭在那邊,溯溪的人並不會覺得自己走完了這條溪,只會覺得拜訪過這條溪。

如果說登山是目標導向的活動,那麼溯溪就是過程導向的活動,要看這些孩子們從溯溪這活動得到了甚麼,有甚麼成長,就要觀察他們在過程中的表現,而不是最後的感想。

 

隨隊攝影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許多令我印象深刻的表現:

他們不斷挑戰急流,攀越一層又一層的岩石。

1L7A2818.jpg

 

他們一起攜手,靠著眾人的體重與力量,合力走過湍急的溪水,

1L7A2915.JPG

1L7A2922.jpg

 

他們還會毫不遲疑地伸手幫助夥伴,以及接受夥伴的幫助。

1L7A3055.JPG

1L7A3137.jpg

 

當然,還會看到他們在淺水區,放鬆自己,盡情享受溪水的溫柔。

1L7A2786.JPG

這些畫面雖然在過程中一再出現,但就是沒有出現在尉尉的心得中,或許因為他表達能力還沒到,也或許他覺得不管是幫助他人還是面對挑戰,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沒甚麼好說。如果是後者(我希望),那麽這個課程想要傳達的價值已經在溯溪的過程內化到孩子的心中,這個課程是成功的。

 

終點的地方,自然老師以溪谷為教室,幫大家上了一堂地質課。老師的解說加上自己實際觸摸的岩石,實際走過的溪水,有甚麼比這樣的上課方式更令人記憶深刻?

1L7A3084.JPG

 

參與活動過程中曾經和老師聊過,據老師說溯溪課程是探索課程裡,參加人數最少的一項,主要原因是因為家長覺得這個活動危險。

根據我自己實際走過之後,我覺得「危險」應該是家長自己想像出來的,從各方面來看,活動其實相當安全。

每一個參與的人,學校都準備一整套完整的溯溪裝備:頭盔、救生衣、防寒衣、手套、溯溪鞋,這一整套裝備,可以把過程中意外造成的傷害減到最小。

1L7A3057.JPG

 

活動由兩位專業的教練帶隊,加上十多位老師、家長,每隔十多公尺就有一人做防護,孩子們出了任何狀況都能瞬間反應。

1L7A2899.JPG

 

學校選的活動地點油羅溪,其實並不深,家長們也許是被一些看來很震撼的照片給騙了,所以才會覺得危險。

例如這兩張看來很驚險的衝過瀑布的照片:

1L7A2856.jpg

1L7A2858.JPG

其實水深還不到腰部 :P

1L7A2838.JPG

 

又或是像這樣躍下萬丈深潭

1L7A3186.JPG

還是飛瀑滾滾的照片:

1L7A3207.JPG

其實都只有一點高 (弱好多!)

S__25616387m.jpg

家長們因為相片的效果加上自己的想像,而不讓小孩參加這個老師們精心準備的精彩課程,實在是可惜!

 

另一個我在課程中看到很感動的一點,是家扶中心一起參加活動的國中高中的大哥哥大姊姊。

他們擔任每一隊的小隊長,在過程中非常盡責地照顧國小的這些弟弟妹妹。

1L7A2672.jpg

他們在激流中幫助每一個小隊員克服難關。

1L7A2803.jpg

同時自己也在過程中玩得很痛快!

1L7A3234.JPG

這些家扶的孩子們也許出身弱勢家庭,但他們自己可是強得令人佩服! 龍山的孩子們從這些大哥哥大姊姊的背影所學到的事情,應該比課堂裡的公民課程、生命教育課程學到得還多。

課程結束時,教練要這些孩子們想想溯溪過程中,有誰拉了他們一把,回程時,記得跟他們說聲謝謝。我想這些孩子會做到的,絕對不只是說謝謝,他們還會在未來看到有人需要協助時,想起這些曾經拉他們一把的手,因而不吝嗇地伸出手給需要的人,把這份感激傳遞下去。

 

一個人求學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師,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比這個更幸運的事,就是遇到一群好老師。

探索課程中的老師們就是這麼一群好老師。

尉尉何其幸運,能參與這個課程。他的感想現在聽起來或許一點都不特別,但是這段在閃耀的溪水中揮灑閃亮青春的記憶,經過時間發酵之後,未來再回顧,想必會更加成熟有味道。

S__2561639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rryTheM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