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尉尉年紀越來越大,他自己的活動越來越多,我和凱莉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帶著晴晴來個台灣小旅行。答應過晴晴要帶他走過社會課本裡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不過這類的行程已經很難引起尉尉的興趣,這一次趁尉尉參加活動不在家,帶晴晴去鹿港玩一趟。
兩天一夜的行程,我們選擇住在鹿港的谷倉民宿,這是一間新開的民宿,設備很新,進出用電子密碼鎖,省去了一般飯店民宿要找鑰匙、找房卡的麻煩,旁邊有很大的停車場,相當方便,而且四人房才兩千多塊,很划算的選擇。
谷倉民宿唯一的問題是隔音不好,晚上有兩對情侶在民宿公共區聊天打牌,吵得我們不能睡覺,跟他們溝通了兩次才讓他們散會,小小影響了我們的旅遊興致。
民宿主人給我們一份鹿港景點地圖,距離民宿都不太遠,我們決定這兩天用走的,把鹿港主要的景點繞一圈。
第一站是龍山寺,龍山寺建於明朝永曆年間,經過遷址與多次修建,成為今天的樣貌,主祀觀世音菩薩,是國家一級古蹟。
廟堂裡,有許多令人讚嘆的藝術裝飾,龍柱、八卦窗、藻井...
摸乳巷,一條狹窄的小巷,進去前先把背包往前背,做好防護措施。
七月的鹿港暑氣逼人,走完甚麼都沒摸到的摸乳巷,來到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看到粉粿冰的招牌,趕緊進去吃碗Q涼的剉冰,歇歇腿,降降周身的燥熱。
九曲巷彎彎曲曲的巷道,是為了減低東北季風的侵襲,我們在巷弄裡走著,一拐彎,彷彿就轉進了鹿港的昔日繁華裡。
十宜樓,就在九曲巷裡,曾是鹿港騷人墨客聚集地,現只剩落寞的遺跡。
半邊井,樂善好施的大戶人家,特地將水井的半邊設置在牆外,提供鄰居及行人打水取用。
最後走到香火鼎盛的天后宮,天后宮是三級古蹟,奉祀明末清初由施琅奉請來的天上聖母,我們在這裡祈求全家人的健康、平安、幸福、快樂。
逛到天后宮,我們的腳也走痠了,
天后宮旁賣蚵仔煎的飲食店,就是我們休息吃晚餐的地方。除了招牌的蚵仔煎和炸米糕,也不能錯過蚵仔湯和蚵仔麵線,碗裡滿滿的鮮蚵,便宜得令人懷疑經濟學理論是不是哪裡弄錯了。
吃飽喝足,我們沿著中山路走回民宿,晚上的中山路上點亮了裝飾的霓虹燈,閃爍的燈火,就像是鹿港舊時風華的迴光返照,讓今人別忘了鹿港不可一世的過去。
第二天一早,先到「老龍師肉包」採買了早餐,然後前往鹿港民俗文物館。
鹿港們俗文物館的入口要通過「丁家大宅」,又稱為「進士第」,是縣定古蹟。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由辜顯榮家族祖宅捐出成立,要購票才能進入參觀,展示了許多當代的器物、衣物、收藏品,這裡就夠我們逛一個上午。
門口還有許多舊時童玩,現在小孩玩古時童玩,也還是玩得有模有樣。
離開鹿港民俗文物館,本想再逛一兩個景點,可是酷熱的太陽讓我們打了退堂鼓,決定用鹿港民俗文物館結束這回合的小旅行。
回家看到晴晴寫的暑假作業遊記開頭:「這趟旅行彷彿走進歷史課本裡...」,嗯,很好,總算不枉費我們安排這樣的行程。
艋舺、鹿港都去過了,剩下台南府城,晴晴就達成「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成就囉。
行程
第一天:龍山寺、天后宮及其他鹿港景點
住宿:鹿港谷倉民宿
第二天:鹿港民俗文物館